1.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器是从西昌发射场发射升空的。
2.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器是嫦娥一号。
3. 中国探月工程分三期工程实施,这三期工程被形象地表述为三个字:绕、落、回。
4.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器采用绕月飞行方式对月球进行探测。 继续阅读【背记知识点】月球与深空探测知识200条
1.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器是从西昌发射场发射升空的。
2.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器是嫦娥一号。
3. 中国探月工程分三期工程实施,这三期工程被形象地表述为三个字:绕、落、回。
4.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器采用绕月飞行方式对月球进行探测。 继续阅读【背记知识点】月球与深空探测知识200条
【中国电科新闻发布平台22日报道】 12月22日12点37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八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随后顺利将5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电科在这次长八发射任务中,持续发挥技术创新能力,为火箭和卫星提供了测控通信、卫星载荷、电源产品和关键元器件等设备,为发射提供全程保障支撑。 继续阅读长征八号成功首飞 | 中国电科Ka天基测控首秀,看家本领再助力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报道】12月22日12点37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八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随后顺利将5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中国航天“十三五”期间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圆满收官。 继续阅读长!八!首!飞!成!功!
【参考消息网12月7日报道】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12月4日报道,宇航员正在收获太空中生长的新鲜萝卜,这一美妙前景还可能有助于为较长期月球和火星之旅的食物生产工作播下希望的种子。
11月30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飞行工程师凯特·鲁宾斯拔出了在国际空间站高级植物培养环境中种植的20根萝卜,用锡纸包裹好,以便冷藏至明年送回地球。 继续阅读零重力环境下农产品“上新” 国际空间站首次收获新鲜萝卜
【参考消息网12月21日报道】 据塔斯社莫斯科12月19日报道,对于国际空间站漏气一事,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总裁德米特里·罗戈津表示,该公司必要时将在明年2月向国际空间站运送更多的氧气,且空间站某些设施陈旧或该退役。 继续阅读【延寿迫在眉睫】俄媒:国际空间站再度漏气 俄航天总裁暗示或该退役
摘编自《经济观察报》2019年2月12日 作者:陈祥航天爱好者网对其内容由冬天的一D锅进行内容不完善补充与部分删减。
前言:本篇拓展的搜集整理,正值美国新一代商业航天飞船的实用化,对俄罗斯联盟飞船载人服务的巨大冲击之时,NASA终于下定决心,在联盟MS-17号飞船任务之后,2021年上半年不再增订联盟号飞船座位,此前俄美交换成员进入国际空间站的协议也随之放弃。回顾1978年联盟飞船服务国外航天员的开始到今天,顺便展望这位半个世纪老兵的太空未来。
(40年前2艘初始型联盟飞船对接礼炮6号空间站的情景,这也是联盟号飞船国际成员组时期的开始)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宣布,将在航天飞机成熟后带着本国国籍外的航天员进入太空。处处与美国竞争的苏联坐不住了,要抢先做同样的事。在航天领域,苏联难得有可以跟美国叫板的资本,那便是“联盟号”飞船和“礼炮号”太空站,苏联的“国际宇航员计划”应运而生。 继续阅读【本站梳理】苏联的“国际宇航员计划”,来人就行,勋章帝咋不要你出一分钱
(Apollo-11成员组)
随着2020年03月18日阿波罗十五号任务的指令舱飞行员,前宇航员阿尔弗雷德·沃登(Alfred M. Worden)在得克萨斯州去世。参与阿波罗计划登月任务的33位航天员仅剩下十位在世。追忆那个辉煌的岁月,看破如今强企主导的阿尔忒弥斯,小编在这里特别整理一下这十位在世的航天员简介。
(不知在SLS猴年马月的执行完阿尔忒弥斯-2任务时,还有几位阿波罗时期航天员再次见证登月)
(刚刚发射不久就歇菜的Solar Orbiter探测器)
据IT之家报道:3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受新型冠状病毒蔓延影响,欧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计划减少可进入其德国主控中心的人数,旗下四项太空探测任务也均进行了“安全配置”。据欧洲航天局称,这些航天器上的仪器将被关闭,未来一段时间在太空中将“基本上处于无人值守”状态。 继续阅读【疫情中的航天】疫情严峻,欧空局四大航天任务“待机”